English

加快大学出版产业化发展应当解决好的两个问题

1999-06-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雷永利 我有话说

出版是产业,理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大学出版,作为中国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不例外。加快大学出版产业化发展,必须解决好主办学校对出版社的管理和大学出版社自身的改革两方面的问题。

一、改革主办学校对出版社的管理

世纪之交的中国出版业最显著的特点是加快了出版产业化的步伐,这一改革的大潮冲击着每一家出版社。大学出版社要跟上或者说不落伍于出版产业化进程的步伐,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改变观念,转换机制,但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主办学校对出版社的管理机制以及大学这个特定社会环境的限制和影响。表现在:

1.观念陈旧。我国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发展严重滞后于社会其他行业,大学是中国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生活在其中的许多人都已习惯了按已往几十年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来思考和认识问题,因而,对推进缓慢的高等教育改革产业化发展认识上不统一,观念上滞后,而这种观念的更新又不是一两个人或者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也决定了在学校处于从属地位的大学出版产业,自然也不可能脱离这种陈旧观念的制约。

2.定位矛盾。大学办出版社,从办社宗旨和出发点上是希望出版社多出好书,尤其是多出本校学者教师的著作,鼓励学术争鸣,帮助学校解决出书难的问题,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师资建设做出贡献,为抢救挖掘老教授、老学者的文化遗产,发现扶持中青年学术新人做出努力。另一方面,从落脚点上又把出版社作为一个创收单位,希望出版社能够为学校多上交利润,而且年年有增长。这种明显的定位矛盾,直接影响了出版社的健康发展。

3.管理落后。许多学校名义上把出版社划归校办产业,而机制上往往按一个下属事业单位来对待,说是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但人事制度、激励机制、管理手段等仍没有太大的改变。

4.环境复杂。出版社身处学校,作为学校的二级单位,不可回避的要与方方面面的部门及人打交道,因而,职称书、关系书等已是公开的秘密,各类掣肘事端,隔三岔五的揩油事件也屡见不鲜,迫使出版社的经营者不得不抽出相当的人力、物力去应付这种无谓的内耗。

目前的这种状况,显然与出版产业化极不适应。大学出版社要加快产业化发展,主办学校必须给予强有力的支持。而这最根本的体现应当是更新观念,按照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要求,树立面向市场、参与竞争、在竞争中求发展的新观念,全面推进学校的各项配套改革,与此同时,依据出版产业的特点和发展要求,制定出有别于学校一般机关单位及事业部门的管理办法,这是保证大学出版社能否跟上出版产业化步伐,增强可持续发展实力的前提和基本要求,更是时代赋予主办学校的一种历史责任。

在这里有一个问题必须谈及,就是个别学校思想上存有这样的疑虑:赋予出版社特殊的发展政策会不会影响教学科研的水平和教师队伍的稳定,如何协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毋庸置疑,教学科研永远也理应是大学工作的中心,但这与出版社的发展并不矛盾,反过来,出版社发展壮大了,这本身也就为学校增加了荣誉,同时,还可以资助学校出版更多更好的学术著作,从财力等各个方面更好地支持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

二、深化大学出版社自身的改革

如上所析,在目前这种条件和教育大环境下,学校对出版社的政策和管理很难一步到位,而出版业的市场竞争从行内到行外,从国内到国外,已日趋白热化。那么,我们自然不能等、靠、停,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从强壮实力、扩大积累和改革机制、强化管理两方面来适应出版产业化发展的要求,谋求生存和发展。

1.强壮实力扩大积累

积累是出版社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里所言的实力积累不仅仅是狭义上的经济实力积累,而是一种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社力积累,它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人才积累 市场竞争说到底是队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有什么编辑,就有什么书”,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队伍是出版社长盛不衰的根本。出版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出版社不仅需要学识渊博的专家型人才,又需要思维敏锐的复合型人才。积累人才,途径不外乎两种,一是改变机制,引进人才;二是立足现实,加强培训和培养,其目标应该是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适应时代的变化善于学习知识和更新知识的欲望和能力。而对于大学出版社来说,由于受人事体制的限制,更多的还应当着眼于学校内部人员的挖掘和培养。

②经济积累 增强经济积累就是要充分发挥现有条件和渠道,保持既得利益,争取更大效益。在这一方面,应该说各大学出版社的认识是一致的,操作是有别的,挖掘的力度是不一的。

③资源积累 大学出版社身处学科多,门类全,知识、人才、信息密集,学术实力雄厚的高等学府之中,从而为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然而这种资源仅仅是自然资源和作者资源。现代广义上的出版资源就丰富多彩得多,首先应当是一种信息资源,这是对出版社最为重要的资源,而这种信息资源的来源又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市场信息,能否最大限度地拓展资源,直接决定着出版社是否有可能可持续性发展。这就要求大学出版社在充分利用和开发本校资源的同时,必须走出校门,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挖掘资源,树立开放、合作、交流的现代意识,不断扩大作者群,增强出版社在市场经济中的应变能力、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④品牌积累 品牌积累指的是大力开发代表自己出书特点、风格并被市场所接受的名牌产品。其实质是开发非政策性保护的市场化产品,适应未来图书市场竞争的需要。大学出版社以出版学术著作为重点,其品牌依托于学校的学科优势和一批成就卓著、知名度高的教授、学者,目的在于借“名”生效,买什么样书,找什么特点社。必须树立靠优质图书争市场,靠名牌图书创效益的观念。

⑤拓展积累 在非计划性市场化的一般产品开发过程中,除了开创名牌、实施品牌效应外,还应勇于开发新领域,积极发掘和培育新的读者群,提高图书产品的知识含量,力争使每一种图书产品在市场上都有新意,而不是走别人或自己传统的老路。应该意识到,市场上没有永恒的名牌,关键看我们自己的产品能否超越,今天的新产品、新领域,也许就是明天的品牌产品,支柱领域。当然,这种开发首先应当建立在对市场有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和预测的基础之上,同时应与出版社的编辑人才资源优势相一致。这对产业化中的大学出版社保持可持续性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

2.改革机制强化管理

而要最大限度的完成和实现积累,必须痛下决心,改革经营机制,逐步形成一个真正脱离行政管理,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

①人事机制的改革 人事机制的改革是出版社优化结构、增强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出版社发展的必然要求。能否招贤纳才,吸引更多、更高、更优秀的社会各方面的人才来出版社工作,是决定我们的事业能否继续向前推进的关键。因此,人事机制的改革是实现出版产业化的基础和前提,但是,由于前述的种种原因,对于大学出版社来说,这件事讲起来容易,推进起来难度相当大,首先是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其次还要受大环境,乃至某一所大学小环境的制约。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们都必须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应该看到,我们出版业的人事制度改革已远远落后于其他企业,如果我们再不重视现实,不能有所突破,过不了多长的时间,“停产”、“下岗”、也会降落在我们头上。

②激励机制的改革 长期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出版社组织机构设置,严重制约着出版产业化的发展,打破传统的科室权责分割,按照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实现出版社机构非形式化的实质性重新组合,进而过渡到归口管理下的项目负责制,并将之与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激励机制相统一,是出版产业化的根本所在。做不到这一点,不要说吸引人才,恐怕现有的有能力的骨干人员都很难留住,从而就更谈不上适应市场,参与竞争,寻求发展了。

③发行机制的改革 在出版内部循环编辑——印制——发行的诸环节中,与市场接触最紧密的首先是发行。出版社之间的竞争,既是实力的竞争,同时也是经营水平高低的竞争。但是,客观地讲,在许多大学出版社,发行人员的素质相对比较低,多年来,人情关系等非正常因素调入出版社的人,发行成了分流和允纳的第一选择。这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经营的要求。不言而喻,发行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出版社的生存,因此,发行机制的改革应当是一个关键。应当把发行机制改革作为出版社整体改革的一个突破口,按照现代企业的运作方式,实行全员聘任制,竞争上岗,从激励机制上实行年薪制:营造一个人人有机遇,人人有危机,人人都要珍惜自己工作岗位的氛围,逐步打破正式工、临时工的界限,使出版产业化机制先由此得到落实,同时为出版社的其他改革提供借鉴。

加快大学出版产业化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是,只要我们能解决好以上两方面问题,大学出版产业也必将发生一次新的质的飞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